公司长期大量收购国六柴油 0号柴油,中石油中石化加油卡,柴油卡 电解铜 白糖 煤炭 陈化粮等物资 欢迎来电洽谈

收购大宗商品 可配合验资 审批 回购

柴油、煤炭、刮刮卡、白糖、陈化粮、电解铜、内控车、罚没房,刮刮卡


描述
新闻详情
产品中心

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如何发力?

时间 :2023-05-25 作者 : 来源: 浏览 : 分类 :
2022年11月中旬,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在2025年采暖季前,汾渭平原各省市内的平原地区农村散煤基本清零,这对汾渭平原各省市推进辖区内民用散煤治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看到哈尔滨的PM2.5指数为每立方米33微克,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君的心放下了。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综合整治、系统治理、源头管控,使散煤燃烧污染大气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几年前,散煤治理还是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与散煤相关的议案提案却明显少了很多。

  与之相反的是,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标配”。根据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数据,2022年1月—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 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

  这其中,我国对散煤的治理功不可没。如今,我国散煤治理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散煤治理的未来又会出现哪些变化和特点?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成效明显但仍不能松懈

  在2018年被列为国家环境污染三大重点防控区域之一的汾渭平原,由于能源结构偏煤,空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散煤治理更是重中之重。为助力重点地区环境质量改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以下简称环境规划院)开展了“汾渭平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煤炭总量控制研究”。

  课题组实地考察了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11市1区以及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晋城市和长治市),梳理和分析了这一区域生活源散煤现状,对“十四五”和“十五五”的控煤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实施路径。

  “随着近年来工业污染治理的推进,以燃烧散煤为代表的居民生活排放源对PM2.5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贡献比例也在逐步提升。”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温华告诉记者。

  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曹东介绍说,“十三五”时期,汾渭平原依托北方清洁取暖试点,以城区及城郊为重心,积极带动农村地区,推进民用散煤治理全面覆盖。根据课题组的研究,2017年—202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和补贴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完成约600多万户,散煤削减量约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2017年区域内民用散煤消费总量的约3/4。

  散煤治理有效改善了汾渭平原的环境空气质量。环境规划院2022年的一份研究表明,汾渭平原2017年—2018年秋冬季PM2.5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 2020年—2021年秋冬季降至62微克/立方米,下降19微克/立方米,降幅达 23.5%,秋冬季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在不考虑气象变化的情况下,2017年—2020年,通过散煤治理降低的 PM2.5浓度约为11微克/立方米,对PM2.5浓度降低的贡献占比超过50%。”曹东说。

  但是在2022年年底,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数据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12月,汾渭平原1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9.2%,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9%。

  散煤治理步入“深水区”,需重点关注可持续性

  散煤依旧是困扰汾渭平原等很多地区空气质量提升的绊脚石。

  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彻底改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2022年,煤炭消费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6.2%。“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研究,到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依然占45%左右,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难以改变。”

  另一方面,清洁取暖改造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还有200多万户尚未接受清洁取暖改造,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和河谷山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艾濛介绍说,截至2020年,整个区域剩余民用散煤消费量约为380万吨左右。

  “2022年,我国散煤治理进入纵深阶段。在难度升级、‘战场’扩大之下,散煤治理如何精准发力至关重要。”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李雪玉如是说。

  李雪玉指出,从民用散煤治理情况来看,《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实施的5年时间里,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和支持城市共63个,其中,55个城市位于京津冀地区和汾渭平原;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约3552万户,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提高了35.4个百分点,达到73.6%,超预期完成了70%的规划目标。

  2022年11月中旬,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在2025年采暖季前,汾渭平原各省市内的平原地区农村散煤基本清零,这对汾渭平原各省市推进辖区内民用散煤治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题组预计,“十四五”时期能够完成《方案》目标任务,汾渭平原各省市平原地区的散煤消费量将基本清零,并进一步向电气化方向发展,预计2025年,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散煤消费量将进一步削减35%,降至240万吨左右。

  艾濛指出,“十五五”时期,散煤治理工作将更加深入山区农村。“预计到2030年,整个区域散煤消费量将降至180万吨左右,相比2020年削减超过50%,进一步改善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